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沉没后,关于它的沉没真相,外界猜测不断。美国海军学会网站6日引用美国情报技术分析专家的话称,“莫斯科”号沉没前的照片细节,揭示了事故真相。
关于“莫斯科”号巡洋舰的沉没真相,外界猜测不断
报道称,开源海军情报分析专家克里斯·卡尔森对“莫斯科”号沉没前的照片进行了仔细分析。他的结论是,“莫斯科”号遭到乌克兰“海王星”导弹袭击后,其火控雷达仍处于正常收起状态,并没有针对袭击做好准备。
老司机首先要说明,目前关于“莫斯科”号爆炸起火原因还没有定论。乌克兰方面表示该舰遭到两枚“海王星”导弹袭击,西方媒体也大都倾向于这种说法,而俄罗斯方面对此避而不谈。
但不管“莫斯科”号是不是遭到乌克兰导弹袭击,这张照片还是揭示了很多内容。
示意对比图
报道称,爆炸起火的核心位置(卡尔森认为就是乌克兰导弹命中位置)位于这艘军舰最脆弱的地方——吃水线上方的动力舱室。动力舱室遭到攻击,很可能会对提供动力的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造成重大损害,并可能使主轴扭曲,从而对减速齿轮造成损坏。”“动力系统的严重损毁可能导致船上的所有电力损失,并可能使自动损坏控制设备失效。”
卡尔森表示,原本“莫斯科”号就是一艘服役近40年的老舰,再加上动力系统失效导致损管设备无法使用,以及俄罗斯海军在损害控制方面的训练不足等综合原因,使爆炸后的火灾无法控制(失去动力还可能导致无法用水泵及时排出进水),最终导致这艘巡洋舰沉没。
至于外界关注的为何“莫斯科”号没有能拦截“海王星”导弹,卡尔森认为,首先是该舰的对空搜索雷达可能没有发现掠海飞行的乌克兰导弹。“作为黑海防空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意味着‘莫斯科’号遇袭时,两部主要空中搜索雷达正在运行,但它们很难监测到掠海飞行的小型导弹。或者说,即便俄舰发现了导弹,也来不及使用防御性武器,因为照片显示,该舰的火控雷达仍处于收起状态”。
资料图
按照卡尔森的说法,“莫斯科”号遇袭后的照片显示,舰艉的火控雷达仍朝向后方“处于正常收起位置”。这是该舰没有启动防空系统的典型状态,此前它在港口停泊或参加阅兵时,火控雷达就朝向后方。
此外,他还表示,虽然“莫斯科”号的“黄蜂M”点防空系统性能陈旧,但理论上仍可以用来拦截“海王星”导弹,但正如很多人都注意到的,该导弹系统也处于收起状态,“如果不运行它,点防空系统就不会发挥作用。”
不过老司机倒是认为,这种说法还是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能证明“莫斯科”号沉没与遭到乌克兰导弹袭击有关——比如是该舰自身管理问题导致船上大火,无论是火控雷达还是“黄蜂M”导弹也都没有必要启动,对吧?
至于说为什么乌克兰能准确定位“莫斯科”号的位置,卡尔森表示,事发前后俄舰船员曾观察到乌克兰的TB-2无人机。“它们配备了光电系统,能通过数据链向海王星指挥系统提供足够的信息”。还有报道称,美国海军P-8A巡逻机在袭击发生前就在该地区,表明美国可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详细的目标信息。
卡尔森却极力撇清美国与此事的关系。他说,虽然美国巡逻机可以让乌克兰军队大致了解“莫斯科”号的位置,但它无法向海王星提供必要的跟踪信息,因为 P-8的数据链与乌克兰方面并不兼容,不可能通过数据链路直接向乌克兰人发送目标数据。
老司机注意到,他的说法与美军官方的表态相同。在《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美军向乌克兰提供了俄军将军的情报之后,五角大楼发言人约翰·柯比否认称,美国与乌克兰分享情报是“有限度的”。
但关于P-8巡逻机到底有没有能力向乌克兰军队提供“莫斯科”号的目标信息,老司机并不认同卡尔森的说法。因为越来越多的各方报道显示,从2014年乌克兰军队重建开始,乌军就大量接受北约培训,并广泛使用北约提供的数据情报,包括直接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E-3预警机的情报。因此采用标准北约数据链的P-8巡逻机,没有理由不能向乌克兰“海王星”导弹发送俄军舰艇的准确数据信息。
延伸阅读
“莫斯科”号沉没震惊美国海军:若我们碰上中国反舰导弹 后果不敢想
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的沉没,对全球海军都产生了极大的震动。美国《防务新闻》5月3日称,如果“莫斯科”号真的是被乌克兰“海王星”反舰导弹击沉,它背后隐藏的信息值得美国海军反思。
报道称,这艘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命名、曾经是俄罗斯海军霸权象征的巡洋舰,载有大约500名船员,并配备了完备的反舰、防空和反导系统,即便是美国海军也一直认为“莫斯科”号是令人敬畏的战舰,但它在实战中却无法抵御少数反舰巡航导弹,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乌克兰“海王星”反舰导弹
“这不仅是对俄罗斯海军的沉重打击,同时也是对其他国家海军的警醒。”
《防务新闻》称,“莫斯科”号的沉没,让美国海军和国会在规划新时代的舰队时必须认真考虑:如果像“海王星”这样的低成本近程导弹就可以轻易摧毁俄海军最强大的战舰之一,“我们如何确保美国舰队中的舰艇不会遭受同样的命运?”
“考虑到中国反舰导弹技术的复杂性,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乌克兰‘海王星’导弹与中国导弹相比,在射程和火力方面相形见绌”。报道称,“海王星”射程约200英里,只能亚音速飞行,小型弹头只能重创但难以击沉大型船只;而拥有各种型号的反舰导弹,例如“东风-21D”(射程约为1000英里)和“东风-26”(射程约为2500英里),威力更是强大得多。
报道强调,为应对中国反舰导弹的威胁,美国海军的水面舰队必须能够探测、跟踪和拦截“我们对手(中国)最有能力的反舰导弹,我们的舰艇必须足够结实,以在战斗中遭受破坏时仍能保持完好”。
早期服役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老化严重
显然,《防务新闻》的这番言论有所指。报道提到,美国海军在新财年的军费预算中计划退役多达5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这引起了国会的强烈反对。不少美国议员认为此举会导致美国海军规模进一步缩小,并削弱美国海军的威慑能力。
美国海军解释说,之所以要退役这些舰艇,是由于它们服役时代太远,舰体状况不佳,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存疑。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吉尔戴上将也承认说,“鉴于我们面临的威胁”,这些巡洋舰的配备的SPY-1A相控阵雷达的性能是不够的。
而“莫斯科”号的沉没为美国海军的主张提供了更加有利的证据。报道称,计划退役的这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中,最早的一艘于1986年投入使用,仅比俄罗斯的“莫斯科”号服役时间晚了不到4年。
濒临沉没的“莫斯科”号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莫斯科’号上的武器系统是否发挥了作用,但毫无疑问,这艘古董巡洋舰的年龄和适航性在其沉没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美国海军的意思很明白:既然纸面性能更强大的“莫斯科”号也会因为舰体陈旧和损管等方面的问题而沉没,没有理由不怀疑同一时期服役的美国巡洋舰在面对更先进的中国导弹时,能表现得更好。
解放军“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
不过老司机要强调,首先“莫斯科”号到底是不是由于乌克兰导弹攻击而沉没,目前还没有定论。何况外界普遍认为,“海王星”导弹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定位俄罗斯巡洋舰,即便乌克兰导弹能击中“莫斯科”号,也是依靠了美国的情报支持。因此反舰导弹对于现代水面舰艇的威胁并没有美国海军吹嘘得那么厉害。
其次,“莫斯科”号的沉没的确引起了美国海军的反思,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海军就完全对“中国反舰导弹威胁”束手无策。美国海军近年不断加大针对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拦截系统的投资,并提出多个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方案——虽然能不能研制成功是另一回事。
《防务新闻》提到,美国总统拜登提议的最新海军预算中,列出了高达280亿美元的造船预算,号称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相比之下,2020年时任总统特朗普号称要建“大海军”,但相关预算也只有190亿美元。
由此可见,“莫斯科”号的沉没让美国海军产生的应激反应是——“要造更多更强大的战舰”。对于美国海军的这种心态,我们应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