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近日,衡水景县气象局与县共青团、县科协联合开展了以“科普化春雨,气象育未来”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普及气象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此次活动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广大青少年的参与热情,探索气象奥秘。
景县气象局科普人员在给学生讲解气象知识 刘世伟/摄
在“走出去”的“气象筑未来,科普进校园”环节中,气象科普小分队来到景县任重完小,为五(三)班学生们送上一堂精彩纷呈的气象科普课。“怎样听懂云朵的语言?”“闪电是怎样产生的?球状闪电真的存在吗?”在气象科普小讲堂上,工作人员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的视频和真实的案例,揭秘了雷电、暴雨、高温等气象灾害的发生机制,讲解了气象灾害到来时的安全防范知识。
在“请进来”的“大开科技之门,探索气象奥秘”环节中,该局邀请景县一中部分学生到单位参观学习。气象信息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以及气象信息的发布方式,通过现场互动,使学生们切身体会到气象科学的魅力,深入了解气象预警预报的重要性。
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讲述气象业务软件的使用方法 刘世伟/摄
工作人员通过实物展示,向同学们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增雨防雹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随后,同学们来到董子公园观测现场,科普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气象仪器的功能,丰富了同学们的科学知识。
景县气象局工作人员讲述人工降雨的原理 刘世伟/摄
景县气象局工作人员讲解日照仪的原理 刘世伟/摄
“这次气象科普活动意义非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防灾减灾能力,希望以后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让同学们学习气象知识,了解气象科学。”任重完小的崔志平老师说道。
下一步,景县气象局将持续加强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宣传,让社会大众近距离了解气象工作,学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提高灾害自救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郑蕊 张亚青)